乐文小说网 >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最新更新 > 第269章 藿香正气散:中药万金油!

第269章 藿香正气散:中药万金油!


藿香正气散,由藿香、半夏曲、陈皮、茯苓、白术、大腹皮、厚朴、白芷、紫苏、桔梗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组成。

  祛湿剂,具有解表化湿,理气和中之功效。

  主治外感风寒,内伤湿滞证。恶寒发热,头痛,胸膈满闷,脘腹疼痛,恶心呕吐,肠鸣泄泻,舌苔白腻,以及山岚瘴疟等。

  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,外感风寒者。

  这是教材里面的官方说法,也是药品说明书中的一般说法,看完之后,绝大部分包括中医学生可能都搞不明白,这个方子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。

  对于有些家庭来说,他们比医生都会用藿香正气,具体使用标准就是,感觉身体不舒服了,先来上4粒,或者2支......

  口臭口气、头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上吐下泻、脘腹胀满、胃痛腹痛、浑身乏力、中暑、内伤外感......

  现在普遍网上都说中成药没效果,那夏季可以买点藿香正气,不管是胶囊也好,丸也好,水也好,准备好,家里人绝对用的上,而且用上了就是立竿见影。(中成药为藿香正气液和藿香正气水,正气液为很多人首选,这是由于一则口感更好,二则服用藿香正气水有发生药疹、紫癜的个别报道。且含有乙醇辅料的藿香正气水,应避免服用头孢类药物,以免产生中毒反应)

  藿香正气做不到包治百病,但是家中平时常见的不舒服,一大半都是可以用藿香正气来解决的,解决不了了,再去看病,也不算耽误。

  因为藿香正气治疗急症(指上吐下泻这类家庭突发小病)见效最快,基本上服药后半个小时内就见效(水剂与口服药二十分钟内见效),如果吃了一个小时后一点效果也没有,那说明确实该去医院看医生了。

  为什么藿香正气散的治疗范围如此广泛呢?

  藿香正气散一方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具有制方严谨、配伍精当、疗效确切等优点,在临床上应用广泛,其重在化湿和胃,清升浊降,气机通畅,其次才是解表散寒。

  虽说方以舌苔白腻为辨证,但若是黄腻,也是可以加上降火药纠偏而采用的。

  后世黄元御着《四圣心源》,其中论升降出入之道。

  出入废则神机化灭,升降息则气立孤危。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,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。升降出入,无器不有,器散则分之,生化息矣。

  而这藿香正气散已经不知道是何方神圣所立,在平胃散的祛湿基础上,加入了升清降浊,如此,调畅气机。

  湿气一除,百病难生,胃气一和,万病得消。

  由此一身正气不受邪,故而取名为正气散。

  《局方》的“藿香正气散”的主治:“伤寒头痛,憎寒壮热,上喘咳嗽,五劳七伤,八般风痰,五般膈气,心腹冷痛,反胃呕恶,气泻霍乱,脏腑虚鸣,山岚障疟,遍身虚肿,妇人产前产后,血气刺痛,小儿疳伤。”

  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、糖尿病性胃轻瘫、老年性腹胀、婴幼儿重症肺炎胃肠衰竭、化疗后胃肠道毒副作用、肠易激综合征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腹泻、急性胃肠炎、抗生素致胃肠反应、小儿再发性腹痛等。

  方以藿香辛温解在表之风寒,以芳香化在里之湿浊,且辟秽和中而止呕。

  半夏曲、陈皮理气燥湿,和胃降逆以止呕。

  白术、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,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。

  湿浊中阻,气机不畅,故佐以大腹皮、厚朴行气化湿,畅中行滞,气行则湿化。

  紫苏、白芷辛温发散,助藿香外散风寒,紫苏还可醒脾宽中,行气止呕,白芷兼能燥湿化浊并止痛。

  桔梗宣肺利膈,既益解表,又助化湿。

  煎用生姜、大枣,内调脾胃,外阻邪气。

  最后以甘草调和药性,并协姜、枣和中。

  共同化湿和胃,上行止呕,下行止泻,令上下皆通,改善多种胃肠不适。

  现代研究:用藿香正气液治疗胃肠型感冒、急性胃肠炎、慢性结肠炎、慢性胃炎、暑湿病共142例,结果总有效率92%,未见毒副反应。藿香正气液的促胃肠动力作用,效果优于吗丁啉。

  家中常备,首先可以治晕船晕车,水土不服。

  若脾胃有湿,坐车坐船颠簸摇晃,令脾胃之水湿咣咣当当,翻江倒海如瓶中之水上下摇晃,晃到瓶口(嘴巴),引发呕吐。脾之清阳在晃荡下难以上升,难以带动气血濡养头部,引发头痛头晕。

  水土不服,通常是指对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,以至食积于胃肠之中,凝滞不消而生热,引发腹泻。而胃不和则寝不安,故亦可引起失眠。

  藿香正气散之化湿和中,可将以上症状全部扫除。

  其次还有一点知道的比较少的,藿香正气散可以改善乳腺增生,乳腺纤维瘤等。

  现在很多女性都有乳腺方面的问题,寒与湿均为阴邪,易抑制阳气的生发,阳气不至,导致血运无力而成包块,并影响肝之藏血,与肝经相关的乳房被包块占领,成乳腺纤维瘤或乳腺增生等。

  藿香正气散化湿和胃,且整体性温,可升发脾胃之阳,让脾健摄血,反过来助肝藏血,故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散,对乳腺疾病有抑制作用。

  且方中藿香、紫苏、白芷均气香而行气通窍,白芷还可镇痛,共对乳腺凝滞之包块镇痛并消散。

  以上仅仅举了藿香正气散常见效用,实际好处远多于此。喝了藿香正气液,通常一个明显的感觉是舌苔不再那么腻,这正是湿去之象。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故而辨证后加减运用也对病情的恢复很重要哦。

  当然,说藿香正气散好,并不是说真的能包治百病,是种具有夸张性的修辞手法,用来体现藿香正气的应用之广泛,使用之便捷。

  作为宋朝的方子,后世医家怎么看呢?

  清代后世医家吴鞠通就针对当时一些看法,提出了异议,说:“按今人以藿香正气散统治四时感冒,试问四时止一气行令乎?抑各司一气,且有兼气乎?”

  他是从临床上发现其局限性,故在前人的基础上,参考当时的叶天士、薛生白等留下的医案记录,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,创制了五个加减正气散,吴鞠通的这种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是值得学习的。

  他学《伤寒论》之三承气汤创制了五个承气汤,有人说他抄袭古人的经验,笔者认为,非也!学习中医要尊重传统,更应师古而不泥古,学术要服务社会,适应现代,发展是必然的。吴鞠通的这种治学方法,我们都该认真学习。

  五个正气散的总病机是“湿温之邪,蕴结中焦,脾胃气机升降失常”,并据其湿重程度、在脾、在肠和在经的不同,加减运用而有所区分。

  五个加减正气散,都用藿香、厚朴、广陈皮、茯苓皮。

  一加减正气散加神曲、麦芽、茵陈、大腹皮、杏仁,主治湿邪为主,升降失司所致的胃脘腹胀,大便不爽。对于大便情况,患者主诉为大便稀不成形,解不痛快,解了还想解,有的还说,大便黏滞,粘在便池中,水冲不净,此时遣用一加减正气散特别有效。

  二加减正气散,加木防己、大豆黄卷、通草、薏苡仁,治疗湿阻经络的身痛,舌白腻,脉濡而模糊不清者。

  三加减正气散,加杏仁、滑石,治舌苔黄而伏热较重者,杏仁利肺气,性辛淡而凉,滑石利水为邪找出路。

  四加减正气散加草果、楂肉、神曲,用于舌苔白滑,脉缓、湿伤脾阳者。

  五加减正气散加苍术、谷芽,苦辛温,燥湿健脾,腹泻脘闷,其大便稀、水样,大便次数更多者,为湿浊较重,脾胃俱伤者而设。病重者可加车前仁利小便而实大便,加干姜5g  加增强温阳降湿之力。

  五个加减正气散应用上应抓住一个“湿”字,病位在中焦。以化湿行气、健脾为总治则,并据临证变化,分别加上辛凉、辛温、甘温、苦燥、淡涩之品,以应对湿性黏滞、阴邪伤阳、易伤脾土、湿邪兼夹而难愈之特点。为了记住本方的临床应用与加减用药,笔者早年还自编歌括,以方便记忆,今录此,以供参考。

  歌曰:几加减藿朴广(皮)苓,一加曲麦茵腹杏,苡通防豆卷二成,杏仁滑石三加名,四用楂曲与草果,腹皮术谷五加定。

  再注:藿香正气水经酒浸而成,酒精浓度高达40%-50%,疗效更显着,但幼儿、年老体恤、酒精过敏、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群或从事特殊职业(如驾驶员、运动员、高空作业者等)的人不适合服用。

  另注:严重热射病(重度中暑)请及时送医院治疗,避免耽误病情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69/3969203/11110831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